這是一場與聲音的“浪漫約會”。當天培訓,上、下午各一場。培訓主要從音質評價方法、評價尺度構建、音響設備相關參數、聽音員訓練、聽音室設計、評價節目源等方面展開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準《演出用專業音響設備主觀音質評價方法》的宣講。
第一位分享的是長期從事聲學研究的孟子厚教授。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再用“5152”講述了主觀評價方法的核心——如何構建量化的心理尺度的相關知識,再用話筒音質檢測和音響設備音質檢測的案例,生動形象地講述了音質屬性的關聯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孟子厚
聲學研究所理學博士,1983年起參與聲學研究,是ARTEC Consultants INC. New York, USA高級聲學顧問,是日本神戶大學工學部環境音響學研究室、中國傳媒大學研究所等研究員。他出版了《混響的感知與設計》《音響師聽力基礎訓練》等聲學相關書籍,并多次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準的撰寫。
而后,戴璐老師詳細地講解了音響設備的關鍵參數以及該參數對音質的影響。深入了解關鍵參數之后,便結束了干貨滿滿的上午場。
如果說上午場是對聲音的評價和描述,那下午場則是直接與聲音來了一次美妙的“親密接觸”,也讓參訓人員對聲音有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通過對《演出用專業音響設備音質主觀評價方法》的學習,業內人士對標準文件有了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