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維音響網:很高興能與劉總面對面交流。三基音響企業從1988年至今已經走過25年了,從一個從事音響安裝的工程公司發展成一個大型音響企業,請劉總簡單談談“三基”的發展歷程。
劉總:1988年董事長聞克儉先生創立三基音響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在廣東承攬音響工程,憑借勤勞智慧,淘到了第一桶金,增強了信心,奠定了基礎。我們在1997年就建立了自已的生產基地,形成以億達音響(ELDER AUDIO)研發制造,廣州三基銷售運營的模式,1999年將“貝塔斯瑞”作為公司的主營品牌,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使“三基音響企業”形成了強大的音響系統集成能力及營銷能力,把我們的產品、技術推向了市場,成為國內音響行業的佼佼者。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擴聲工程(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館、北京首都體育館)、國慶50周年慶典擴聲、慶祝香港回歸大型演出等許多大型場館及重要擴聲工程,都體現出“三基音響企業”的實力。這幾年,我們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完善的解決方案以及先進的營銷理念,逐漸向海外市場擴展,產品已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世界各大洲;2006年以來,三基音響積極參展國際音響行業展會,如澳大利亞悉尼展、德國法蘭克福展等,借助國際展會平臺,力推新產品、新技術,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世界音響行業贏得了知名度。
艾維音響網:“貝塔斯瑞”是公司的主營品牌,在國內許多大型場館及重要擴聲工程項目都有成功案例(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具備了較高的知名度。能分享一下你們這些年企業發展及品牌建設的更大感悟?
劉總:我想更大的感悟用一句話說,就是:堅持走專業路線,50年不變。當年我們的商標β3的理念就是低調務實,努力執著、始終如一的方針,堅持不懈的探尋和坦然自若的豁達。我們提出“耐用,即標準”,就是把先進的技術、完善的服務體現在“耐用”這兩個字上。
艾維音響網:都說目前人才流動頻繁,人力資源成本高企,已影響到了企業穩定、正常的發展。請問劉總你們是如何處理好這些矛盾的。
劉總:的確是這樣。這兩年,許多80后、90后,大學畢業后找工作,不像他們的父輩,只求穩定,賺辛苦錢,他們更注重前途、發展空間,因此尋找適合的工作及環境比單純地賺錢更要緊,頻繁地跳槽可以說這已是一個普遍現象。但這不是什么壞事,應該說是一種進步。解決的辦法并不只有一個,而是應該多元化想辦法去適應這種變化。我們三基音響企業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發展中的問題,不說我們三基的員工是更優秀的、也不說我們企業的待遇是更好的,但我可以說,我們三基的員工是更穩定的。他們大都在三基干了3、5年了,有的甚至更長。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一是有一套激勵機制,就是鼓勵職工積極工作,有廣闊的提升空間,二是良好的工作環境,三是豐富的業余生活及完善的生活配套,四是引導員工個性化發展,比如只要有能力、夠優秀,他就可以提拔到部門的領導崗位,還比如公司經常舉辦一些文娛活動及晚會,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被尊重。這種氛圍、這種感覺比單純的多一些獎金、增加工資還要好,這在90后小年輕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艾維音響網:三基公司如何看待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產品升級換代?
劉總:三基公司一直重視關注國外的先進技術,可以說我們是更早關注國際音響行業及先進技術的廠家。早在1999年,我們就組團參加法蘭克福國際音響展,當時參展的目的就是眼睛向外,走出去,引進來,通過這一途徑確實使我們看到了國外先進的產品及營銷理念,特別是德國工業先進的產品制造及管理理念,但我們并不是盲目地照抄。我們憑借對國內市場、用戶的熟悉了解,開發出具有不同于國外產品的外觀、功能的產品,很好地適應國內用戶的需求,我們提出了“耐用即標準”的產品制造理念,把提高品質放在第一位,使得其在各種應用場合都有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的產品就樹立起了高端的形象,有了廣泛的市場,贏得了用戶的認可。
艾維音響網:我們知道,三基音響企業可以說是一個音響行業的大企業,其產品線完整,可以提供各種產品及服務。請劉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好嗎?
劉總:好的,三基音響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其產品線豐富,可以滿足音響行業的所有需求,我們目前的產品主要有四大塊:一是娛樂應用。這一塊主是滿足酒吧、慢搖吧、KTV等場合的需求。我們的智能化數字前級就是一項原創性的技術及設備,很好地適應了娛樂行業的應用,尤其在二、三線城市,有廣泛的應用;第二塊是政企,這些應用是需要招投標的。這些應用一般是大型的、綜合性的系統,它往往要求產品適應性廣,穩定性高,也是考驗企業綜合實力的。一般都要求能提供完整得產品鏈,也要求產品穩定可靠,系統解決方案合理,涵蓋多媒體應用。這方面我們有經驗,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像奧運場館,世博會場館都有我們成功的案例;第三塊是樂器市場。主要生產吉他音箱、效果器、電貝司音箱等。這些是小青年自娛自樂的首選器材,他們極富個性化,自由化的組合,靠很少的人,利用合成器、效果器、吉他等就可以組成一個樂隊,吹拉彈唱、自娛自樂,因此我們的產品具有很大的市場。再一塊就是商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超遠程聲引擎系統”,主要用于:強聲驅暴、群體突發事件控制與管理;交通事故與擁堵管理與疏導;災害事件(地震、洪水、火災)指揮調度與信息傳播火災現場利用遠距離擴聲系統進行疏散或進行援救;邊防報警;軍事演練指揮與調度擴聲;海上艦艇擴聲等應用,這類產品目前是我們獨有的。
艾維音響網: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都面臨著升級專型的壓力。誰轉得快、誰轉得好,已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三基音響企業有這方面的考慮嗎?
劉總:是的,目前音響行業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一味的走拼價格之路是沒有出路的。三基音響企業能夠以高端產品,占領市場一隅,靠的就是“轉型升級”。我們改變了單一產品制造商的定位,不但提供產品,更強調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通過對整個系統功能的理解,為用戶提供一個多媒體、多功能的應用系統。現在很少有單一的音響系統,而更多的是包含視頻、燈光、舞臺機械、中控等的綜合系統,而且是提供一個先進的卻是傻瓜化的操控。更進我們在武漢就建立了大型研發基地,利用當地的人才優勢,我們建立起了研發試驗團隊,通過對單個的音響設備的整合,利用別的廠家的中控設備,構建成一個智能化的多功能的多媒體應用系統,我們稱為“智慧新媒體”。我們主要開發被稱為“中間件”的軟件系統。通過這一“中間件”,把多家產品、多家中控設備的參數都包含進去,實現多媒體系統的靈活組合機一鍵操控,下一步,我們的軟件系統還將整合藝術家,利用藝術融入多媒體系統中,使人人具有藝術家的水平,來用好我們的產品,真正向打造“智慧新媒體”的目標演進。
艾維音響網: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把雙刃劍,把握好,就能創造出特色的產品,把握不好,就會勞民傷財,使企業背上包袱。“三基音響企業”是如何把握好技術創新與企業務實發展的關系的?
劉總:一個企業要走得遠,不僅要務實努力,還要不斷創新。務實一直是我們的傳統,也是我們發展的基礎。而創新,我們也很冷靜。我們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我們從來就不模仿國外的產品,也反對抄襲別人的,我們更多的是深刻理解客戶的需求,整合出一個新產品。比如,我們的娛樂產品中,有一個數字前級,可以說就是一個創新的例子,在此之前,還沒有類似的產品。“三基音響企業”的研發團隊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來自德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家,是我們以反聘形式聘任的全職或兼職設計顧問、工程師。他們與國內的工程師們一起工作,一起設計產品、一起解決難題、一起論證方案、一起評估樣品。從產品設計到到應用技術研究、系統優化、安裝調試,一直到技術培訓,他們都會以我們獨特的方式進行體現。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他們的管理理念、務實的工作態度、嚴謹的處事風格。我理解這也是創新,而不是高調的宣傳口號。
艾維音響網:劉總您能否談一下三基企業的未來三、五年發展有何怎樣的愿景?
劉總:讓貝塔斯瑞成為一個受世界認可與尊敬的品牌。
艾維音響網:感謝劉總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專訪,祝三基音響企業越來越輝煌!